以漫畫勾勒社會 以幽默閱讀人生——朱德庸

2021-11-08
  • ZDY_2
朱德庸

朱德庸以幽默的筆觸詮釋他眼中的城市。

有人說,藝術是人類心靈活動的具體呈現,對於榮獲2016年金漫獎特別貢獻獎的朱德庸來說,漫畫正是將對城市及時代的感受化作圖像通路,更進一步地,他「絕不畫沒有意義的漫畫」,在朱德庸的畫筆下,圖像與文字行雲流水,並以「幽默」共振出城市海嘯,捲走鋪蓋已久的時代面紗。

朱德庸

朱德庸作品顏色典雅。

漫畫的本質:「閱讀」幽默
簡單的線條交織典雅的色彩,在一格格的畫格中,圖像堆疊出角色的樣態及個性,而文字則牽引出情緒,扣人心弦。在朱德庸的漫畫世界中,「幽默感、諷刺性、觀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他創作的宗旨,將生活在當代的感受化作創作的觀點,並以幽默的圖像、文字讓讀者產生共鳴。直到現在從事漫畫創作已近40年,對朱德庸而言「漫畫的本質依舊是幽默,而幽默則是一種慈悲。」他形容,幽默是這個世界的潤滑劑,能使人豁達、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一種慈悲,而漫畫中的幽默正是承載著這樣的慈悲,撫摸著大眾的心靈。
如何挑起讀者的共鳴,朱德庸靠著「閱讀」尋找靈感,他認為只要觸碰到靈魂的方式,都是閱讀,而他也深藏不同的「閱讀」方式。朱德庸藉由音樂在時代間穿梭、藉由書籍暢遊世界,也藉由散步感受城市,「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表情、穿著,甚至是氣味,都散發著故事。」不同型態的「閱讀」擁有不同的韻味及層次,他說,閱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夠知道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時代,而社會中與自身相關、不相關的一群人,又會長成什麼樣子。日常閱讀化為創作題材,朱德庸在閱讀中感觸,以感觸為畫筆,紀錄當下。

朱德庸

朱德庸以簡單的線條勾露出角色個性。

創作的純粹:「認清」選擇

創作理念數十年來如一,匯聚了朱德庸漫畫之路的「純粹」,使他不管在什麼階段,都不會受到市場的需要或是讀者的喜好而改變自己對創作的想法。「市場的誘惑很大,但比不上對內容完整性的堅持。」他說明,過去的作品熱銷時,時常有出版社建議他搭著熱潮,趕緊推出新作品,或是將個別作品抽出,再集結成冊出版,以開發更多的收益。然而對朱德庸而言,人物性格的塑造、情節的鋪陳都有其脈絡,每一畫格都藴育著生命,角色是活在他的漫畫中。他說,能過靠創作養家糊口已經是很大的福氣,「非常慶幸自己能保有純粹,沒有做額外的選擇。」
在台灣的創作環境中,除了靠實力也得有運氣,而若是能有幸將創作興趣轉換成創作工作,「一定要認清自己的『範圍』。」朱德庸提醒新時代的漫畫家,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更是要將經歷放在漫畫作品的創作上,不要嘗試做一個「經營者」,以免無法領會漫畫的真諦,甚至造成兩頭空。「創作工作從來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但卻是能過滿足靈魂需求的工作。」他說,在投身創作工作前,要先釐清自己對漫畫創作本質的定義及理念,縱使在創作之路上偶遇困難,乃至放棄創作,若是能夠明白這是當初自己所選擇的路,即便是選錯了,也會知道這是「自己的選擇」。

朱德庸

作為前輩,朱德庸企望盡到一己之力,幫助後備的漫畫環境越趨成熟。

「畫畫,是每個人的天賦,但不少年輕人會因個人的成長環境、社會期待,而從此放下畫筆。」朱德庸有感於大環境讓年輕人感到困頓、對未來難抱以期望,目前正創作與年輕人相關的題材,「回想兒時社會氣氛對藝術創作環境的不友善,這樣的觀念深耕在大眾的生活中。」他依然希望,能過透過漫畫創作揭開社會面紗,讓藝術走近大眾,讓年輕世代的漫畫創作環境,越趨成熟。
撰稿-翁珮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