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大稻埕 ,玩藝新工廠
在許多臺北人的眼中,「大稻埕」是老舊的社區,除了過年時的年貨採買,平日鮮少有機會駐足。2010年URS進入大稻坦之後,讓這個街區有了些改變。不但多了份「 設計味」,也讓文創的元素發酵;2012年底約有8處設計創意店家相繼進駐,2014年初時,已經有超過29處的創意店家,以藝術進駐大稻埕的「URS127玩藝工廠」。
結合大稻埕在地的代表性產業,譬如茶、布、南北貨等為主題,進行各種可能性的廣面創作。譬如開幕時策辦的「老碗」展覽,融入思古歷史環境以及結合日本和服與大稻埕的布業共同創作的「圍巾」主題展覽,與實踐、銘傳大學合作的「茶席」空間建築展等,URS127結合鄰里與在地的產業,融合出多元的觀點。
我們要如何讓一處古老社區的歷史可以生生不息呢?URS藉由各種導覽、講座與工作坊等活動形式,和鄰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例如茶席空間建築展時,邀請接防茶館、茶行同業擔任評審;以親子為主的「同樂祭」、「說故事」、「手作布袋」等,是吸引鄰里合作參與,聯絡感情的溫馨活動。

點線面擴散 宣揚人文與產業
URS (Urban Regeneration ,都市再生前 進基地計畫) 的主要精神就是都市針灸術,「我們希望發揮一個小小的穴位能量,把這個力量擴散。」 透過點的出發,到面的擴散,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URS127 曾經統計遍,每逢週末大約有一、兩百個國外遊客來訪,「臺北人並不常來,反倒是很多外國人喜歡來這裡看一些臺北早期的歷史風華。」很多東西是在新的發展區域看不到的,新的發展區域是每個都市都會有的區域,但是每個城市的老區都有他獨特的建築與人文,值得保存。
以目前URS127的空間規劃來說,一樓前半部為圖書館,後半部為展覽空間﹔二 樓前半部為展覽空間,後半部為總經理辦公室﹔三樓為員工的辦公室。三樓的 後面還有空中花園,可以舉辦戶外活動,譬如前不久才剛剛舉辦過一場舞蹈活動。「我們希望這個空間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可以吸收並且接觸到多元的歷史文化,進而認識大稻埕。」

走過巴黎與蒙特量 提出生活氯圖
經營URS127的蔚龍藝術總經理王玉齡認為,一個好的城市至少需有兩個面向的「滿足」:一個是實際面、動線的設計,譬如交通﹔另外一面則是在生活上可以提供多元他的滿足,例如親子空間、觀賞戶外歌劇、親水公園線地等。「這就是一個設計之都需要提供的生活氛圍。回來定居十四年,看到了臺北從文化之都的逐漸轉變,對於設計之都,她期待生活便利性外,能揖注更多的文化元素,讓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名符其實。除了URS127 ,大稻垣還有以作為資訊交 流平台、歷史城區故事行銷基地的 URS 44,以及以烹飪為主題,串連大稻埕的URS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