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師看以色列-用設計力創社會益

2016-07-05

在展場的四大主題中有一個「將計救計新想像」單元,強烈的「生存需求」被體現在作品當中,這樣的設計觀念似乎已融入以色列人的DNA;在他們的設計裡,總有一股企圖是去找出最有利的方法,去達成立竿見影的成效。可以說,在這樣設計思維中產生的成品,它所追求的不是5%、10%的效益,而是50%甚至100%的顯著效果。

 

「社會設計」現在普遍在英文中都使用「Social Design」,然而對我來說,正確的意涵應該是「Design service for Our Society」(為服務我們社會的設計),因為所謂的社會設計不應該只注目眼前「有需求」的小眾群體,而是應該放大眼界去關注所有人們普世的基本需求。如此才能運用設計之力去改善、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活品質,這也是近年來「台灣設計聯盟」(TdA)提出推動「善設計」理念的宗旨,去實踐「設計力‧社會益」的願境。

 

我認為所謂的「台灣設計」的特色,就是回到意願心存台灣傳統價值觀做設計的設計師;而台灣世代傳承這個文化內在最特別之處,便是「與人為善」-珍惜人與人之間互相、相待的善念。如同過去的「奉茶」,為勞頓的旅人提供一杯津潤的茶水,雖然只是將一壺茶水擺放在自家門前的舉手之勞,但這樣相互扶持的簡單行動就是親力親為於常民生活間的善底蘊。而這也是當今社會脈動快速變化、衝擊的當下,值得再度被喚醒、復甦的先人智慧資產,值得成為「為服務我們社會的設計」的設計師們的信仰:「以善念為始、用設計力去為人間百姓服務」。

Aerodentis家用氣動式齒列矯正儀

Aerodentis家用氣動式齒列矯正儀 

這項設計十分令人驚艷;有趣的是這項設計將「牙齒矯正」這個完全西方思維的醫療模式,運用「氣壓式」的做動來進行設計;這似乎回應了東方文化「以柔克剛」的思維,使用流體、非機械應力的方法、漸進的調整齒列位置,這種更符合人性的溫和手法,可以說將東方文化天人合一的概念「柔入」了西方科技的技法。

GreenIQ Smart Garden Hub 《綠能天才》智慧型園藝控制器

GreenIQ Smart Garden Hub 《綠能天才》智慧型園藝控制器

當讀到作品說明中註記著高達50%節水量的數字時,一度懷疑是數據錯誤,因為如此大幅度的成效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創舉;對於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台灣而言,我們幾乎未曾勇敢思考過竟然可以有這樣的水資源節約手段,這是令人佩服的設計理念實踐:務實面對生存的挑戰。

Accellix桌上型檢測儀

Accellix桌上型檢測儀

在這項設計中,強烈體現救難與救護所需要爭取分秒必爭的效益,在短短20分鐘內即可完成檢驗的過程,不僅縮短了時間的成本,也減少了檢驗過程中樣本往來的人力成本;可以媲美台灣實業家王永慶先生「擰毛巾」精神的極致發揮,不僅創造出產品功能效益、甚至是功能以外每一分時間效益。

郭介誠

郭介誠|

「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台灣設計聯盟」(Taiwan Design Alliance,簡稱TdA)由台灣各設計團體共同組成的聯盟組織,希望藉由凝聚各設計領域的力量,加強台灣設計界參與國際事務交流與合作。自2009年開始推廣「善設計」,概念緣起於台灣傳統文化底蘊中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善意」。

本次的展覽邀請到45位當代以色列設計師參與展出,一共展出將近300件設計作品,為台灣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以色列設計體驗!設計師利用松山文化園區2號倉庫獨特的中島地形,將展覽動線從常見的平面行進路線,轉化為立體的三維參觀模式;展區也分做『設計的應許之地』、『設計就是做中學』、『混搭材質大挑戰』與『將計救計新想像』四個展區,並透過解構猶太人精神象徵「大衛之星」的三角結構串聯起各單元展示空間,讓參觀的過程中也能輕鬆掌握展覽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