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設計之都正式交棒 2016年全球聚焦臺北城

臺北時間今(10/19)日凌晨2點,2014年世界設計之都的主辦城市─南非開普敦經過一整年的推動,最後一場官方活動為舉行「2016世界設計之都交接儀式」。由開普敦市長Patricia de Lille作見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劉維公正式從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理事長Dr. Brandon Gien手中交接世界設計之都紀念匾額,象徵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光環將聚焦於臺北,全場並有來自世界各國170位貴賓,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能夠獲得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榮耀,是臺北市政府與市民一同努力的成果,臺北目前積極運用設計改變這座城市,將在2016年完整呈現在大眾眼前,並向全世界訴說臺北的故事,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在2016年齊聚臺北!而因食安問題無法出席交接儀式的臺北市市長郝龍斌,也特別錄製一段感言在現場播放,郝市長指出,這臺北市引以為傲的時刻,臺北市目前正需要改變,而成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正是最好的機會!臺北市很榮幸能成為第一個使用中文的世界設計之都城市,我們將秉持著過去的傳統歷史文化,運用設計和創新去融會貫通,讓世界驚豔!

臺北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國際競標影片 (高畫質中文版)

臺北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競標影片,僅僅全長7分鐘,­但卻是製作團隊長達10個月嘔心瀝血的精心傑作:歷經8次的提案­、2個月的實景拍攝、6個月的動畫與後製作業,從22個人物訪談­、47個拍攝地點中,擷取精華剪輯完成。期將臺北設計發展的特色­與實力,透過高品質的影片內容加以演繹。

影片以「Adaptive City / Design in motion」為臺北主軸定調。
回溯過往,時間之流,以有形與無形的變化,刻畫出現今臺北樣貌。­人民居住城市的使用痕跡、空間的增與減或是補綴,型塑成不同的聚­落、區塊,進而拼湊出臺北。以「真誠」擁抱臺北現今的真實面貌,­透過寬宏的設計思維,去蕪存菁,使臺北不斷淨化與進化。

以簡短的歷史言說為起點,帶出臺北在文化上高度包容的特性,並藉­由設計師與文化創意工作者的觀點,透過作品本身所蘊含的設計思維­,讓民眾面對這些作品時,以有感或無感的狀態下,達到互動溝通或­擴展成其他漣漪效應,在無形之中造成具善意的提升。片末,汲取文化能量以教育傳承為信念,達成永續、有願景的城市,進而渲­染整個國家,向世界展現東方底蘊精華的內在動力。

設計聚落:打造創意設計聚落

2013年倫敦設計節 100% DesignTaipei

2013台北國際設計工作營

TED x Taipei 2013理想與想像台北

[TS-VCSC-Spacer height=”30″]

【專題/設計城市展】

2013 第二屆臺北設計城市展

2012臺北設計城市展│臺北設計展整體展覽

2012臺北設計城市展│臺北設計主題博覽會

2012臺北設計城市展│社會設計

2012臺北設計城市展│設計台北

[TS-VCSC-Spacer height=”30″]

【專題/2014臺北世界設計論壇】

臺北精神 劉維公

杜林觀點 Paola Zini

芬蘭經驗 Pekka Timonen

開普敦之聲 Richard Perez

法國馬賽的文化新世界 Sébastien Cavalier

城市的遠見 林盛豐

軟都市主義的都市再生行動 林崇傑

[TS-VCSC-Spacer height=”30″]

【專題/台丹設計論壇】

2013台丹設計論壇

2013台丹設計論壇沙龍座談(Panel Discussion C) Part 1

2013台丹設計論壇沙龍座談(Panel Discussion C) Part 2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