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標籤
- 熱門文章
111年設計補助
2019
2021臺北時裝週時尚秀
ACG
Grandpa
Santa
下載
世界工業設計日
公園不再大眾臉
凌宗湧
創作
動物
國際提案
圖文
在地活動
城市散步
城市空間設計
大自然
寵物
小招牌
展覽
工作坊
建築
影片
後疫情
徵選
手繪
插畫
散步
方序中
旅遊
時尚
時裝周
服裝
服飾
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小賣所
永春陂濕地公園
活動
流浪狗
流行
浪浪
照片
爵士樂
犬
狗
畫冊
社區
社會設計
節日
繪本
繪畫
美學
美感
考古
聖誕節
聖誕老公公
臺北城市美學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計補助
臺北時裝週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爵士音樂節
臺北設計故事
藝術
街角遇見設計
補助
視覺
觀摩參訪
設計
設計; 競賽;
設計之都
設計臺北
評估訂定獎勵辦法引導民間參與-「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創造整維新視野
論壇
講座
趨勢
通用設計
關係美學
音樂
食物設計
駐村
快速檢索

李維斌:設計X智能 說故事吸引公民參與打造智慧城市
一個比手掌稍微大一點的「空氣盒子」,可以偵測細懸浮微粒(PM2.5)丶溫度丶濕度丶二氧化碳及氧氣濃度,布點範圍幾乎涵蓋全臺北市的小學,出門前只要上網或用App查詢,就可以知道空氣品質的好壞。不過,這只是邁向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在資訊局所打造的物聯網平台上還有許多發展中的新服務,臺北市就像一個生活的實驗場域,未來會有更多應用出現。

很多人以為「物聯網」只是讓所有東西都連上網,「其實光是要讓東西連上網路就是一大困難。」臺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指出,戶外沒有網路,Wi-Fi覆蓋距離不夠遠,3G或4G技術成本又太高,物聯網平台首先解決了應用開發所需的網路問題,「先把馬路鋪好了,車子才能在上面跑。」而平台使用的長距離丶低功耗LoRa通訊技術,也是由業者提供。
有了網路,有了應用,還不夠。李維斌希望吸引公民參與,大家一起打造智慧城市。空氣盒子就是一個例子,不像過去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等到服務完備了再對外宣傳,這回臺北市資訊局主動出擊,在服務布建初期就邀請民眾參與。由業者捐贈的空氣盒子,除了供環保局使用,其他的有150個設置在國小,50個提供給開發者社群,其餘50個由一般民眾索取。只要連上「g0v零時空污觀測網」,就能從顏色分級,對各地的空氣品質一目了然。
李維斌認為,「資通訊技術可以影響社會,不只是提供工具而已。」因此,資訊局在挑選實驗平台上的應用時,都會評估它的社會影響力,並透過設計吸引民眾參與。布點在國小是因為「垃圾分類做得最好的都是小學生,因為學校會教。」同樣地,李維斌也希望透過小學老師的引導,讓小朋友了解空氣盒子的運作,再回過頭去教育家長,喚醒他們對環境監控的重視。未來,還要開發出住家使用或個人攜帶的空氣盒子,只要能解決個人隱私的問題,就能獲得更多公開資料。
空氣盒子應用不止如此,除了讓民眾知道市內空氣品質的好壞,如果布點在運動公園,就能事先知道今天適不適合在戶外運動。為了讓民眾能意識到空氣品質所代表的意義,李維斌提議在公園設置燈號,「如果亮紅燈就不要在戶外運動了,但是運動中心可以趁機推出優惠,吸引大家改在室內運動。」
原本空氣品質監測只和環保局有關,但在李維斌穿針引線下,也和體育局發生關係。李維斌笑著說:「每次開始一個計畫,我都會想還有哪些「苦主」(局處)可以拉進來。」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義資訊局的角色,它雖然沒有直接面對民眾的業務,可是許多計畫背後都少不了資訊局的支援。冬季奧運有一個「冰壺」的競賽項目,當運動員在起始線將石壺推出後,其他隊員要在石壺之前刷冰,讓石壺可以滑行得更遠,盡快抵達場中大本營的圓心。李維斌說,第一次看到這項比賽覺得有點無聊,後來他發現資訊局扮演的就是刷冰員的角色,要設法排除路上的障礙,讓業者開發應用或市府推動公共服務變得更順暢,讓民眾有感。
對資訊局內部來說,李維斌最大的影響是促成態度的改變,「以前是針對各局處的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現在更懂得去問問題丶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專業意見。」李維斌還計劃在市府內組成一個跨局處的D-Team,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什麼是設計思考丶如何說故事?
訪談中,公民參與丶說故事丶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等字眼不斷出現,資工背景出身的李維斌笑稱自己不懂什麼是「設計思考」,只是從學生時代就看了很多閒書,對人特別充滿好奇。「臺北市資訊局是全國唯一,其他縣市都沒有這樣的單位,希望做出的成績能讓其他縣市起而仿效。」對李維斌來說,智慧城市是個結果,運用資通訊科技解決更多問題,讓民眾生活得比昨天更好!

指導
Advisor

主辦
Organizer

執行
Executive
Organizer

官方合作夥伴
Official World
Design Partners®

城市夥伴
WDC Taipei 2016
City Part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