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急著想看清世界」的你,暫時逃避可能也是一種選擇

2021圖文創作扶植計畫《怪物島》作品
Editor’s Note
#為情緒解答 我快速翻讀著《怪物島》一書,上頭找不著任何文字留下的訊息,但我卻跟著其中的角色,展開一場歷經刻骨感知銘心的旅程。
一張地圖與「瞬間變成怪物」的傳單,為繪本揭開序幕。歷經長長的隧道,人們摸黑前進,下一幕搭上未知目的的船帆,該在哪處落腳都成了謎。我快速翻讀著《怪物島》一書,上頭找不著任何文字留下的訊息,但我卻跟著其中的角色,展開一場歷經刻骨感知銘心的旅程。

截自《怪物島》作品
作者將《怪物島》的觀點切分為二,其一為變身為怪物的遊客們,另一方面則是躲在螢幕之後、默默操盤大局的女主角。說也奇怪,同為登島的其一人員,她為什麼仍保持人類的模樣呢?以及她為什麼要留在島上,端看著監視畫面觀察「他們」一舉一動的目的又是什麼?

截自《怪物島》作品
起初,我帶著遲疑在繪本裡遍尋蛛絲馬跡,尋找著作者 CHIA CHI CHANG 留下的線索,「躲起來,是為了被找到。」她曾在介紹中提及這項旨意,如今想起格外有感,彷彿是為《怪物島》的開端與結果,埋下更深一層的道理。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
後續,我在兩個下著大雨的午後,再次登島。這次我選擇以女主角的立場展開故事,湊近一看才發現她的面容從未浮現笑靨,許多時候都是隻身一人,在偌大的島上卻選擇待在狹小的實驗室裡,偶爾她會獨自前往山野、森林或是沒人知曉的秘境。

截自《怪物島》

截自《怪物島》
對比於如凡人般外型的她,和其他已變成怪物的遊客們,兩者之間存有衝突的對立關係,前者憂傷、後者樂天,不禁令我開始探討作者為此佈局的用意為何。究竟是要讓我們了解身而為人之所以感到孤單,是因為心境使然,又或是成群有時根本不是正義。

《怪物島》作品封面封底設計
故事逐漸邁入尾聲,接二連三的插曲翻轉了我「心中預設」的結局,直到最後我也未見白紙黑字,只有接續心境起承轉合的一幕幕圖像,指引我在「無字」繪本中釐清成為大人之後的課題。
更多《怪物島》:作品連結
創作者 CHIA CHI CHANG
文章作者:FLiPER 編輯 云 ʕ•͡-•ʔฅ
文章轉自:https://flipermag.com/2021/07/29/monster-island-05/
本文經 FLiPER 授權刊登
本作品參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21圖文創作扶植計畫」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鼓勵臺灣藝文創作發展,讓更多原創作品被社會大眾看見,協助許多有才華的圖文創作者獲得資源,與 FLiPER 推出「2021 圖文創作扶植計畫」,扶植 10 件創作出版成書,只要你有優秀的創作與想法,就有機會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