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標籤
- 熱門文章
111年設計補助
2019
2021臺北時裝週時尚秀
ACG
Grandpa
Santa
下載
世界工業設計日
公園不再大眾臉
凌宗湧
創作
動物
國際提案
圖文
在地活動
城市散步
城市空間設計
大自然
寵物
小招牌
展覽
工作坊
建築
影片
後疫情
徵選
手繪
插畫
散步
方序中
旅遊
時尚
時裝周
服裝
服飾
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小賣所
永春陂濕地公園
活動
流浪狗
流行
浪浪
照片
爵士樂
犬
狗
畫冊
社區
社會設計
節日
繪本
繪畫
美學
美感
考古
聖誕節
聖誕老公公
臺北城市美學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計補助
臺北時裝週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爵士音樂節
臺北設計故事
藝術
街角遇見設計
補助
視覺
觀摩參訪
設計
設計; 競賽;
設計之都
設計臺北
評估訂定獎勵辦法引導民間參與-「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創造整維新視野
論壇
講座
趨勢
通用設計
關係美學
音樂
食物設計
駐村
快速檢索

臺北市建築基地內騎樓及沿街面人行空間改善執行計畫
為何需要推動「臺北市建築基地內騎樓及沿街面人行空間改善執行計畫」?
現行規定建築基地內依相關法令強制退縮的人行空間,包含了騎樓、無遮簷人行道及細部計畫規定留設人行道等供公眾通行的人行空間,目的是在私人土地上留設行人通道,可減省道路上再設人行道之必要,不僅節省多餘的空間重疊,而且也節省地方的道路建築費用。
由於建築基地內的人行空間鋪面,屬私有產權,常因受制於產權持分人數眾多,或因所有權人無能力維護管理,致供公眾通行的空間鋪面窳陃、破損,不僅影響都市景觀,更衍生用路人絆倒或行走顛簸等通行安全之問題。
而這項持續性工程藉由眾多市民參與及其正面成效,激發了居民對地區環境的認同與歸屬感,並培養市民對無障礙環境系統的尊重與理解,進而成為未來市府相關環境改造工程良好的示範。
如何達到良好的用路環境?
臺北市辦理騎樓平計畫乃蔚為全國之趨,本項工作執行迄今,已歷經21個年頭,辦理本計畫雖然獲得重大的成就,但執行過程中也歷經了許多困難,不過隨著改善路段的成長,記取以往執行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與克服方法經驗,包括如何與店家溝通取得共識的方式、高差如何順平或墊高、設計方式與材質選擇、以及整平後如何協助店家維護管理等,以求政府與民眾雙贏。
由於騎樓、無遮簷人行道及細部計畫規定留設人行道等供公眾通行的人行空間皆屬私有產權,由公部門代為改善高差,仍然需要所有權人或使用人的配合,所以民眾改善意願的高低、徵詢意見書之取得與民眾意願的不確定性,是計畫推動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唯有透過會同當地里長或地方意見領袖,以誠意與商家面對面溝通、澄清,並於施工時配合民眾意見,才能逐步達成改善共識。
法令依據
無遮簷人行道及細部計畫規定留設人行道等供公眾通行的人行空間雖屬於私有,但是所有權之行使仍然要受到市區道路條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等相關規定限制,並且提供公眾的通行。
主管機關統一「重修」騎樓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 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 9 條規定,與鄰接之騎樓地平面高低不平。
騎樓與鄰接騎樓地平面高低不平之原因約可歸類為以下二類:
(1)因建造時無指定高程或地形特殊致與鄰接騎樓地平面高低不平。
(2)因擅自改建致與鄰接騎樓地平面高低不平者
- 不符建築相關法令、騎樓之洩水坡度、鋪面材質等相關規定。
- 市區道路條例第 9 條第 2 項:因建造時無指定高程或因地形特殊致未與鄰接地平面齊平者,直轄市、縣(市)市區道路主管機關得視都市發展需求,指定路段編列預算,或得與該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共同負擔工程費,統一重修。
結語
一個良好的政策,尚需有良好的執行力及續航力,本計畫經過試辦至全力推動,期間各單位不斷的檢討修正及在地市民的配合,最後終於開花結果,做出良好口碑,深獲絕大多數市民的肯定。
由於建築物隨著都市的更新及計畫道路高程的變動,部分路段,受制於所有權人的意願、建物地下結構樑或因地形地貌致高差過大,改善空間不足等因素,僅能以斜坡修順或踏步並存方式辦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因此,未來隨著都市更新及危險老舊建築更新等政策的腳步加快,再加上現行無障礙法令趨於嚴謹的演變,對新建建築物加強管制需與鄰地順平,相信會提供市民一個友善的行人通行空間,使臺北市成為通行無礙的國際級都市。
執行成果
民國91年迄今已改善長度累計達20多萬公尺,111年度預計改善3,000公尺。
照片

指導
Advisor

主辦
Organizer

執行
Executive
Organizer

官方合作夥伴
Official World
Design Partners®

城市夥伴
WDC Taipei 2016
City Part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