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都「國際設計政策論壇」,兩日圓滿落幕!

2016-10-16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為亞洲首次以設計政策為主題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首日(10/15)主題探討設計公共政策及設計社會影響,邀歷屆設計之都城市與全球知名設計組織代表開講,分享用設計改造城市的經驗。今日(10/16)進入第二天議程,上午場以「設計未來生活」為主題,邀請行政院新任數位政委唐鳳、臺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紐西蘭的線上政策討論與投票平台Loomio代表Cally O’Neill、德國開放知識基金會主持人Julia Kloiber、airbnb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Mike Orgill等專家同場交流,分享數位科技對產業及民眾生活的影響。

唐鳳就任政委後首次公開演講 與各國講師交流開放政府經驗

唐鳳就任政委後首次公開演講  與各國講師交流開放政府經驗

甫於10月初就任行政院首位數位政委的唐鳳,長期投入開放資料運動與公民科技社群,從「g0v(零時政府)」進入「gov(中央政府)」後,過去都是透過VR眼鏡跟世界各地的人溝通,這次首度從網路虛擬世界走上論壇講台,以精彩案例與聽眾分享臺灣開放資料社群的驚人成果。像是政府雖然公開資訊,但往往是將紙本資料以PDF檔案呈現,雖然人可以讀,機器卻不可讀,造成後續應用的困難。於是零時政府團隊採用群眾外包概念,讓每個網友以簡單有趣的方式投入協作,在短短24小時內就完成了30萬筆資料的數位化工作,成為機器可讀取運用的資料。而被問及進入政府後想做的事,唐鳳特別提到VR(虛擬實境),她表示曾用VR眼鏡讓立委體驗從外太空不斷向地球拉近視角,以一種全局式的綜觀角度來看世界,將比待在一棟建築物裡更能體會與周遭世界的關係,她補充說,VR是輔助式科技,能讓平常沒有公共參與習慣的人,在看到一個議題或事件的全局觀點後,就會比較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論壇演講上唐鳳高速運轉的思考與快速流利的英文,讓現場聽眾和口譯人員都留下深刻印象。

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  分享智慧城市推動作法

臺北市曾獲選為全球智慧城市,資訊局扮演重要的推手,局長李維斌在本次論壇中分享臺北市在推動智慧城市的創新作法,像是最近正在推動的「AirBox(空氣盒子)」空氣品質偵測器,可以偵測溫濕度及PM2.5濃度,希望能夠廣泛於北市各處佈建,讓市民能夠隨時以APP查詢「身邊的空氣品質」,但是,單靠資訊局一個局處的力量是不夠的,於是他主動找上教育局與環保局進行跨局處合作,結合教育局近期推動的maker(自造者)教育、環保局的環境教育業務,成功將空氣盒子推廣到全臺北市的小學校園,為臺北智慧城市又向前邁進一步,也引起很多縣市開始仿效。由於本次論壇主軸為設計政策,李維斌特別以身在公部門的角度,提出見解,他發現政府重視效率,也就是業務是否順利做完,但民眾卻關心效能,也就是有沒有真正解決他們關心的問題,因此他建議公部門應該認真找出民眾真正的需求,並將業務導向轉為服務導向。臺北市資訊局是全臺灣縣市政府中唯一的資訊局,他希望未來能拉高資訊局的角色,協助城市的策略發展。

新任行政院數位政委的唐鳳,過去大多透過VR眼鏡跟世界各地的人溝通,今日首度公開演講,以自身參與的案例計畫與聽眾分享開放與協作精神。.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長李維斌

設計永續城市   打造宜居永續的未來

下午場論壇則以「設計永續城市」為主題,邀請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龔書章、日本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設計公司GK 設計集團社長田中一雄(Kazuo Tanaka)、BMW全球創意設計諮詢上海工作室總監Annette Baumeister、Mecanoo建築事務所國際專案總監Frisco van der Steen、新城市基金會董事長John Rossant,主持人則為巴西DUCO設計顧問公司合夥人Gisele Raulik Murphy,分享城市永續精神。

 

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龔書章完整回顧了他對臺北申辦設計之都迄今的觀察及改變,並以 URS都市再生計畫等案例與聽眾分享臺北極為創新且有效的都市再生作法;日本GK 設計集團社長田中一雄,曾參與日本公共及交通建設,廣為人知的作品有JR鐵道指標系統、日本郵政郵筒等,本次於論壇中透過東京與臺北交通的對照,為臺北提出建議,他認為車站就是城市品牌的入口,也是從空間到人的一種整合設計; BMW全球創意設計諮詢上海工作室總監Annette Baumeister則以綠色交通為題,看未來的交通工具如何做到永續節能設計;此外,荷蘭建築事務所Mecanoo國際專案總監Frisco van der Steen則分享永續建築最新趨勢;而來自加拿大的新城市基金會董事長John Rossant,於論壇中壓軸分享未來城市的最新思潮。

論壇最後場次「設計永續城市」講師合照

設計政策論壇  助臺北成為華人領先之設計治理城市

第一日論壇精采對話中,國際城市代表皆看到設計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像是赫爾辛基與恩荷芬長久有著重視設計的文化,但仍持續透過設計,強化政府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仍能用最快的方法應變;墨西哥市將成為2018年設計之都主辦城市,即使已是觀光大城,但仍希望藉由設計持續改造城市生活環境,吸引更多觀光客造訪。國際知名設計公司與組織則持續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用設計改變世界。

宜居永續是臺北市未來的城市願景 ,運用設計打造更美觀便利的城市,也是臺北未來的方向,連續兩天的設計之都「國際設計政策論壇」共吸引超過3千人次參與,從「設計公共政策」、「設計社會影響」、「設計未來生活」和「設計永續城市」4大議題切入,邀請23位國內外講者一起分享自己所在城市的經驗,建立臺北與全球城市交流對話的平台,引進世界最新潮流,也分享臺北在地經驗,讓世界看見臺北,也讓臺北成為華人領先的設計治理城市

 

接續兩天的政策論壇,在10月18日(二)下午13:00也將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國際設計週論壇。由臺北市政府與民間最具規模的設計展會「台灣設計師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籌畫,邀請全球頂尖的16個設計展會齊聚臺北。「國際設計週論壇」除了包含策展人的經驗分享,也將透過「設計展的機會與挑戰」、「設計人才推廣」與「城市行銷」等面向出發,帶你更深入了解設計產業的生態,是關注設計趨勢、想拓展國際設計視野的你不容錯過的對話!

論壇時間:10/18(二) 13:00-17:00/13:30開放候補入場
論壇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B1視聽室(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