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響應,臺北白晝之夜 藝術總監Akibo: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十月一日,一場超越國界的表演活動,一個串連時空的藝術饗宴──白晝之夜Nuit Blanche首度將在台灣舉辦。
究竟什麼是白晝之夜呢?白晝之夜Nuit Blanche概念於2002年創始於巴黎,首辦至今已有120個城市響應加入,活動固定於每年10月的第一個週六夜晚舉行,邀請藝術家們將把城市與街道化身成藝術展演的空間,用當代藝術重新打開市民的感官,創造一個嶄新的體驗,「從傍晚六點到隔天清晨六點,那個晚上要讓這個城市的太陽不要下山才有『白晝之夜』之稱。」擔任2016臺北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Akibo(李明道)說:「按照國際換日線,台灣將是全世界第一個白晝之夜開始的城市,它會一直照著時間輪,六點到就換下一個,一直到美國西岸。」

為了響應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今年臺北成為繼日本京都之後,舉辦白晝之夜的亞州城市。在這場全球接力的跨夜藝術活動的背後,總共動員了三個具備不同能量的策展團隊,將從空間、表演、科技和藝術等元素的變化組合中帶給臺北市民驚喜與感動,也要在國際舞台上展現臺北的多元想像。
以下是2016臺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Akibo在活動前的精采分享:
臺北白晝之夜包含了街頭的藝術裝置和表演活動,像是從年輕人的塗鴉到純藝術都有,這中間有各種科技,甚至有街頭電影和各種的裝置,表演則從音樂人陳明章領軍的「新黑貓歌劇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和今年以《臺北直直撞》大放異彩的嘻哈新人李英宏、在網路上獲得三百萬人以上點閱的「勸世宗親會」的《喵電感應》,還有今年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張三李四,其實非常多元。
設計響應,臺北白晝之夜
藝術總監Akibo: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知名音樂人陳明章。

嘻哈新人李英宏。

勸世宗親會。

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張三李四。
一個為大眾而設計的白晝之夜
我們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它必須是大眾的,而不是侷限在某一個市場,所以在表演藝術面向上希望能照顧到各個階層,甚至有專屬孩童的設計。我曾經去參加過好幾次的Summer Sonic(毎年8月在日本舉辦的搖滾音樂節),我發現他們居然有一區是Kids Sonic的活動設計,可以讓小朋友參與,有氣球、有舞台,小朋友可以在上面彈空氣吉他,從幼稚園開始就是Rocker。
它背後有兩個意義,很多年輕的夫婦生下小孩以後就離開了原來的生活,他以前可能是追演唱會、去聽搖滾樂團的人,但是有小孩之後就不方便出門了,因此改變他們的文化人生。第二個,這些小孩三歲就變Rocker,你怎麼會擔心以後演唱會沒有人來看呢?我也把這個觀念放在白晝之夜,為小朋友設計了手做活動和Open醬的表演,還有與台灣博物館合作與恐龍夜宿等等的活動,我希望年輕的夫婦這一天晚上不要睡,帶著小朋友出來體驗藝術文化帶來的感動。

一個行銷臺北的白晝之夜
白晝之夜在臺北還有另外一個使命就是要行銷臺北,所以我們邀請的藝術家會以台灣的藝術家、表演工作者為主,再加上亞洲有日本、泰國、香港,歐洲有荷蘭、義大利、法國的藝術家,這不但彰顯台灣在文化力量的基礎,也象徵著我們與國際的連結。
我們思考的是「要讓參與的外國朋友,或透過直播觀看的國際友人,看到怎樣的一個臺北?」這次的空間策展人真蓉,提出以北門為中心,往南、往北就是臺北的歷史縮影,因為三百年前臺北城在開始建立的時候,城內是一個政經中心,城外因為淡水河的關係,大稻埕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到了日治時代,他們把二二八公園和包含總統府這個區域的歷史建築建立起來;在國民政府來臺的時候,重慶南路「書街」也展現了一個新的商業面貌,最重要的是臺北城今年年初剛從高架橋解放出來,這些臺北本身的歷史,還沒有放上作品和表演前就是一個很好的文化故事,我們就以這樣的地點,把剛剛講的藝術家和適合的表演放在這條路線上做展現。

五大主題串聯臺北的現在與未來
這條路我們分別把它取了名字,讓每個區域有了個性,也有了展覽的風格。
由北而南開始,第一段「大稻埕的一齣戲」你就會聯想到一定有陳明章的表演、青年歌仔戲團,因為大稻埕是臺北的一個戲曲中心,但我們還想要加入更年輕的表演形式,於是就找了《喵電感應》,還找了曾經在市府做過封街的張四十三,請他介紹一台最棒的金光閃閃舞台車放在大稻埕。



在往塔城街南走到北門車站,我們叫它「愛上這個城市」。在這裡,我要講的就是「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跟「世大運」,在走出北門的廣場會有一個夜間運動場,我們邀請了一個藝術家設計夜間的乒乓球、跨欄,現場還有DJ表演,最好玩的是藝術家用資源回收的概念做了一個夜間籃球場,當你用鋁罐、寶特瓶跟作品互動時,你也在做一個城市的環保。現場還有伍佰的攝影作品、一個「城市浮州計畫」的藝術家和一位就是參與設計之都的動畫師,都將在那個空間展出。


走到「北門回到未來」時,你會看見北門被解放了,除了投影的藝術作品外,還有三牲獻藝、李英宏的DJ表演,還有以拍攝搖擺舞影片行銷臺北的YM Swing舞團將號招所有喜愛搖擺舞的朋友們一同參與,在現場帶著大家舞動身體。



來到「超時空南路」時,你會看見科技藝術家和聲光表演的創作,有動態的表演,也有靜態的作品呈現。還有一面螢光塗鴉牆讓大家可以用螢光粉筆留下對於白晝之夜,或對於這個城市的一個想法,當然你也可以留下對女朋友的愛語。


我們在「背叛博物館」這個地方,把象徵莊嚴和典雅的台灣博物館,用科技藝術把它弄的五顏六色,這一晚,它將濃妝艷抹出現在市民面前。我們也邀請了一位荷蘭藝術家,將在台灣博物館右手邊的池塘上用點點的LED燈妝點。二二八紀念公園同時也是白晝之夜的主舞台,除了有張三李四的演出外,還會有很多精采的數位作品,其中有一個白傘計畫可以讓參與者製作自己的圖像,再從傘柄投影到傘面上去,現場開放一百把,讓觀眾可以借去體驗和拍照。


與在地擁抱的白晝之夜
為了籌辦好這場活動,我們團隊拜訪了路線上所有的里長和店家,因此得知活動當天恰巧是城隍廟的廟會,且遊行路線剛好和我們衝突,廟方就擲杯取得神明同意改道,為了和白晝之夜配合,他們還舉辦了市集、露天電影院,把時間延的更晚,讓白晝之夜的場面更加擴大。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初衷,我們不希望白晝之夜只是文青或是原來美術館、演唱會的觀眾來參加而已,我們期待的是拓展到更大的年齡層,能邀請當地的居民共同參與,一間當地的廟宇、一個民間的信仰,用自己的方式來加入這個城市的當代文化活動,這其實就是最讓人感動的事情。
從參與開始 累積台灣的文化養分
台灣有一個很大的資產,那就是從生活和土地來的養分造就了我們的文化,例如,我們的流行音樂,很多的歌唱比賽,唱的都是我們的歌,因為那就是用一年一年、一首一首,所有的創作者和電台主持人累積出來的,這些沒有辦法一觸即成。如果用這個平行的例子來說,你不參與自己的展覽,不去看自己的演唱會,不參加自己的文化活動,這個城市就是空的。文化需要累積的基礎,包括觀眾、表演者、藝術家、政府、評論者,這些全部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雖然臺北沒有辦法像是紐約、巴黎有更長遠、厚實的文化體系,但是比起其他城市,我們還是有很棒的地方。
設計之都其實也在講這件事情,這些參與的設計師、這些作品、這些展覽,就是從我們這個城市的養分而來,觀眾去參觀就是一種吸收、一種回饋,然後讓這整個體系變的更完整,而且這些來看的人,有一天會變成新的觀眾,搞不好他就是一個新一代的設計師,或藝術家。
文化跟某些商業行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需要累積,需要時間去醞釀,甚至要過了好幾代,你才看的到。一個城市和國家的文化,就是這樣慢慢滾、慢慢滾,滾出來的。
【2016臺北白晝之夜 功略心法】
Before 10:00PM 享受白晝之夜的有聲表演
大概有六~七個舞台,有些表演節目會同時發生,受限於噪音防治法,所有有聲的表演在晚間十點後就結束了,所以我會建議觀眾晚間十點之前,把白晝之夜當做音樂節來衝,想要看什麼樣的表演,就快步移動到那個舞台。
After 10:00PM 欣賞白晝之夜的藝術作品
晚間十點以後到天亮,你可以用散步的方式,一一欣賞這些精采的藝術作品,我們在忠孝東路還有一些塗鴉藝術家的帳篷,提供給民眾休息。
※白晝之夜藝術地圖全攻略 下載連結:goo.gl/imE3wd
2016臺北白晝之夜Nuit Blanche「藝術夜遊」活動
活動時間:10月1日晚間6點至10月2日清晨6點
展演路線:大稻埕-塔城街 – 北門-忠孝西路-重慶南路-二二八和平公園

2016年臺北是世界設計之都,除了各項的官方活動外,國內的推廣也是重要的推動方向之一,設計響應的活動旨在集結民間相關單位團體以「不斷提升的城市」理念為本,鼓勵民間舉辦各項在地設計活動,共同串連,打造年度設計盛事。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6/12/31,欲參與的廠商可以線上下載申請表單並提出申請, 審查後即可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國內響應夥伴!
更多設計響應資訊,請參考: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響應活動開放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