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標籤
- 熱門文章
111年設計補助
2019
2021臺北時裝週時尚秀
ACG
Grandpa
Santa
下載
世界工業設計日
公園不再大眾臉
凌宗湧
創作
動物
國際提案
圖文
在地活動
城市散步
城市空間設計
大自然
寵物
小招牌
展覽
工作坊
建築
影片
後疫情
徵選
手繪
插畫
散步
方序中
旅遊
時尚
時裝周
服裝
服飾
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小賣所
永春陂濕地公園
活動
流浪狗
流行
浪浪
照片
爵士樂
犬
狗
畫冊
社區
社會設計
節日
繪本
繪畫
美學
美感
考古
聖誕節
聖誕老公公
臺北城市美學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計補助
臺北時裝週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爵士音樂節
臺北設計故事
藝術
街角遇見設計
補助
視覺
觀摩參訪
設計
設計; 競賽;
設計之都
設計臺北
評估訂定獎勵辦法引導民間參與-「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創造整維新視野
論壇
講座
趨勢
通用設計
關係美學
音樂
食物設計
駐村
快速檢索

響應629世界工業設計日系列活動開跑,精彩講座活動讓你”設計成癮”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為響應629世界工業設計日,自6月24日起至7月8日止,舉辦一系列精彩講座與活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今年世界工業設計日主題為「Youth in Design」,彰顯年輕設計師的貢獻,因此特別串聯新一代設計師舉辦戶外創作展「方矩間」、廣邀臺灣各個跨領域設計師齊聚一堂分享「Design-aholic設計成癮夜」、邀請日本設計界龍頭GK Design來臺暢談日本經驗,還有來自荷蘭及英國的設計團隊帶領工作坊,所有活動皆免費,尚有名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上網報名!

1場設計成癮夜x3場講座x3場工作坊x2處環保創作展
6月25日(六)率先登場的為來自荷蘭設計師Luc van Hoeckel與Manon van Hoeckel舉辦兩場體驗工作坊,將帶領大家一起拆解廢棄工業設計品,把「單一」展品歸於無數的小零件,重新改變人們對於這些破損物件的想法。同天(6/25)下午則有對於環境資源深具使命感的臺灣跨領域團隊Renato Lab,創辦人王家祥及共同創辦人蕭光廷將分享「環境友善」概念,從日常習以為慣的廢棄物,提倡啟發性與永續性的循環式經濟。
6月25日晚間7點將舉行「Design-aholic設計成癮夜」,廣邀平面設計、社會設計、工業設計等各個領域的設計專家齊聚一堂,包括吳東龍、周育如、徐景亭、許芯瑋、黃孟淳、楊振甫、廖軍豪等七位設計師及社會企業創辦人,他們將在7分鐘的限時簡報,從「設計行動」、「設計・感」、「友善設計」和「設計生活」等面向出發,邀請民眾一起聆聽,瞭解關於臺北從申辦設計之都到自我提升城市美學,這一路上的成果展現!設計成癮夜同步將在臉書上進行直播,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鎖定設計之都粉絲團。
7月2日(六)則是特別邀請日本設計界龍頭GK Graphic Design,善於視覺、指標的董事木村雅彥現身說法,與市民分享東京「JR經驗」,從使用者的角度為設計出發點,讓74萬人井然有序的搭乘地鐵,透過指標系統有效地指引乘客方向,同時也將提出對臺北捷運指標系統想法。
7月8日(五)有來自英國的跨界團隊Assemble,成員包括藝術、建築和設計領域,2015年以《格蘭比四條街道》社區營造計畫榮獲英國透納大獎。大膽挑戰老舊社區問題,與在地居民合作,透過不斷地「對話」與「嘗試」,成功替廢棄空間注入活力與創意,將分享關於空間場域改造結合行動設計的精彩案例,臺北市有許多老街巷弄在市府的努力、設計師進駐,也漸漸有所改變,如行之有年的「小招牌計畫」,深入了傳統街區,讓設計力量逐漸在臺北市綻放!
另外還有適合親子同樂的臺灣好基金會再生藝術工坊,從日常的廢棄物著手,透過手作體驗,重新變成生活好物。詳細報名資訊請上設計之都官網和粉絲團。

國內資深設計師與新一代設計師 打造創新環保「方矩間」展覽
除了多場精彩講座和工作坊外,從6月24日起至30日止,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前廣場及信義區香堤大道,由一群由國內資深設計師帶領年輕設計師共同策展「方矩間」作品,主題環扣著生命健康、生態永續、都市再生、智能生活4個代表著臺北所面臨的核心議題面向,並重新看待工業設計師為生活帶來的美好時刻。
台北當代藝術館前廣場將由東海醫院設計師徐景亭帶領3位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賴樂齊、楊其寰、陳亮至,陳列「Plastico塑膠袋實驗計畫」作品,以「塑料X不要的生活用品」為題,沿當代藝術館附近的中山站為行動基地範圍,希望讓二手回收的再生行為能擴及到平凡的每日生活裡,利用隨身不需要的塑膠袋,重新轉化成生活中可用的器皿。設計師徐景亭表示,將持續收集塑膠袋或已有損壞的傢俱回據點重新整理,並且期許再製傢俱的過程能緊扣原傢俱擁有者自身故事,藉以展現回收x生活的相互關係,6月26日(日)上午10點至12點,只要攜帶塑膠袋至現場,就有機會領取自己的一份小碟子!
信義區香堤大道則是由archicake設計師鍾秉宏帶領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林芸萱(LEAVES落葉回收計畫)、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何中建(輪/迴自行車回收計畫)和林艾蓮(靜流紙類回收計畫)等3位學生,像是把落葉做成地磚或是可自行分解的盆器,讓更多民眾了解「不要的資源」有機會再持續被使用,在有限的資源下減少浪費。6月26日(日)晚間7點至9點,新一代設計師將會在現場與民眾面對面分享創作理念。

響應629世界工業日系列活動 設計之都期中成果展現
許多市民朋友常常問,何謂設計之都?到底設計之都舉辦後能留下什麼?帶來什麼影響?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吳漢中表示,其實設計之都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不是留下硬體的改變,而是啓發一個設計世代,讓年輕世代的設計師與創意工作者,知道他們面對更複雜的挑戰,有比上一代還重要的任務,思考用設計改變一座城市的可能,用設計改變島嶼所面對的挑戰,甚至是這個國家要呈現給世界的樣貌,此核心概念恰巧與今年世界工業設計日主題「Youth in Design」不謀而合,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響應629世界工業設計日系列活動」,期許能培養更多民眾對設計的關注,達到深化臺北社會能量的效益。

指導
Advisor

主辦
Organizer

執行
Executive
Organizer

官方合作夥伴
Official World
Design Partners®

城市夥伴
WDC Taipei 2016
City Part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