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WDC!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企劃 「單位展」 海外巡展,落地台北!

2016-07-11

「1顆蘋果有多大?」「1公斤到底是多重?」「1公升的水倒出來有多少?」「10秒到底有多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這些「單位」的數字,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具體說出來這麼多?那麼多?到底是多少?東京21_21 DESIGN SIGHT連結了近30位藝術家與設計師,以日常生活再熟悉不過的「單位」為發想,策劃了「單位展-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去年(2015)二月在東京開展至5月結束,創下超過11萬人次的觀展人潮,策展創意令人驚艷。

向來以設計的角度傳播各種訊息的21_21 DESIGN SIGHT,將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單位」, 透過簡單易懂的「比較」,以及結合視覺、數位、設計美學的豐富創意表現方式,讓觀展者通過眼睛、觸摸、身體體驗的參與,或藉由製作物品的工匠、設計師的視角來觀察世界,讓習以為常,甚或艱澀難懂的「單位」,都躍然生動了起來!

今年暑假(2016),從7月1日起至9月16日止,「單位展-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首次海外巡展,落地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由啟藝文創主辦,21_21 DESIGN SIGHT企劃。由設計師、建築師、學者等所組成的展覽會團隊,在本展中精心策劃許多互動的設計,希望讓來看展的人,不論大人或小朋友都能夠透過實際操作,確切體驗「單位」的存在。這次在台北展出,除了多數展品保留日本原創設計之外,更將加入台灣元素,例如我們熟悉的注音符號ㄅ、ㄆ、ㄇ….或是台灣的錢幣等,另外也有台灣在地的創意設計作品加入展出。

21_21展覽會團隊表示:「人們所熟悉且己知的「單位」,透過設計的方式認識而變的有趣;從不同角度及面向來了解「單位」,希望本展能讓大家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日常生活,也讓你有更多新發現和創造力」。主辦單位啟藝文創執行長梁浩軒則表示:「單位展,是近幾年台灣設計圈最期待看到的展覽,也將為「概念型」或「議題式」展寫下新的歷史」。

「單位展-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是一個平易近人、寓教於樂又充滿驚喜的設計體驗展。來到這個展覽看到的不僅僅是超過35件作品呈現出來對於「單位」的創意的展現,同時更能夠藉此機會一睹21_21 DESIGN SIGHT 等近30位創作者,在每一件作品背後所蘊含的策展創意與日本設計美學的精神。跨越 2181 公里的距離,享受 3600 秒的體驗,來自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企劃的設計體驗展「單位展-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僅此一場,就在今年夏天!

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企劃 「單位展」

單位展是什麼來自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企劃的創新設計展

座落於東京六本木中城(Midtown)的21_21DESIGN SIGHT,是由安藤忠雄所打造日本首座以「設計」為出發點的展覽設施。自2007年開幕以來,三位總監三宅一生、佐藤卓、和深澤直人結合日本及國際創意設計師及藝術家,以「社會共感」與「生活議題」為策展方向推出許多成功的展覽,而成為東京亮點與必訪的地方。

21_21DESIGN SIGHT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運用「日常」的主題策展,例如水、米、巧克力,例如「單位」。這些看似日常生活再熟習不過的事物,透過21_21的策展思維堅持以設計切入、以獨特的呈現手法與思考連結,將我們生活中熟悉的物件翻看出意想不到的趣味與美感。

「單位」是什麼?「單位」,就是將空氣、水、物質、光、聲音、自然環境等原本捉摸不定的東西,以一定的標準規設、進而能比較、分享、思考或化為智慧的道具。測量長度的公尺、重量的公克、時間的分秒等等,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單位,圍繞在我們身邊的設計也是運用各種單位而產生的。

雖然大部分的單位已像世界共通語言般被大家使用,但還是有生根於各個社會及在地的獨特單位。例如日本塌塌米的疊數和坪數,台灣的台斤、幾兩幾錢,英國一直到最近測量距離還在使用的「碼(yard)」,貨幣的單位也是各國不一。近幾年還多了畫素(pixel) 和位元組(Byte)等新的單位當然,圍繞在我們身邊的設計也是運用各種單位而產生的,舉凡建築、工業設計、印刷業、包裝業等產業從事商品開發時,從設計、製作、物流、到販賣過程中使用的單位五花八門,理解這些「單位」如何被使用,如何使用才符合當地社會的文化,這都是我們希望讓來觀展的人重新檢視設計與生活的重要。

本展以「單位」為題,呈現各式各樣事物的單位,讓來觀展者一一體驗,藉此導引出對設計及製作過程的想法,並探討與單位息息相關的文化和社會背景。策展團隊也精心策劃許多互動的設計,希望讓來看展的人,不論大人或小朋友都能夠透過實際操作,真切體驗「單位」的存在。

透過「比較」或是「實體展示」的概念,將「單位」展現出來

單位展看什麼?-單位展 in Taipei的特色

「單位展」in Taipei 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大空間,第一個空間著重在「單位的體驗與定義」,透過「比較」或是「實體展示」的概念,將「單位」展現出來。例如一公斤有多重?5秒鐘有多長?一公尺的標準是什麼?一公升的水裝在容器中有多少?甚至我們最常使用來作為3C產品記憶體的1GB究竟等於可以存放多少影像或文字?甚至像「蘋果有多大?」這麼抽象的問題,也能透過互動感知器自己比畫比畫,就知道比出來的到底是蘋果還是西瓜?

透過「比較」或是「實體展示」的概念,將「單位」展現出來

第二個空間則是將「單位」在生活上的使用形式以美學呈現。不論是我們常使用的A4、B3等紙張的大小差異,還是從小酒杯到釀酒桶的酒量差異,甚至我們生活中從1公分到100公分的物件,透過排列陳設,呈現令人驚豔的美感。

第三個空間則是透過藝術家與設計師的觀點與手法呈現「單位」。例如作家奧田透一+菅俊一的「生命的單位」將大象、人、老鼠的心跳節奏轉換成影像速率,再配合著耳邊咚咚作響的心跳聲,令人感受生命存在的起伏。又或者是岡本健的「算額奉納」,即使數學不好,看著海報的設計也是美感十足。

單位展的概念商店(Measuring Shop)儼然也像是展覽的一部分,這次台北展除了同樣邀請method的山田遊(Yu Yamada)負責監修與商品採購之外,還將推出中村至男(主視覺設計)及岡本健(負責展覽視覺)為台灣單位展所設計的獨家限定設計商品,台灣設計師聶永真也加入行列,從「單位」的創意發展出限量設計商品,絕對值得期待。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響應活動

2016年臺北是世界設計之都,除了各項的官方活動外,國內的推廣也是重要的推動方向之一,設計響應的活動旨在集結民間相關單位團體以「不斷提升的城市」理念為本,鼓勵民間舉辦各項在地設計活動,共同串連,打造年度設計盛事。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6/12/31,欲參與的廠商可以線上下載申請表單並提出申請, 審查後即可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國內響應夥伴!

更多設計響應資訊,請參考: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響應活動開放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