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可見的招牌是城市面容的一部份,而傳統菜市場更是當地庶民生命力的表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臺北街角遇見設計」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將「設計x傳統」相結合,在傳統市場灑下設計創意的種子,期盼臺北能藉由設計重新展現新活力。
小招牌製造所 深入傳統場域灑下設計創新種子
從2015年8月開始策劃,靠著一步一腳印,實際走訪臺北市傳統街區,主動詢問店家參與意願,邀請有興趣的店家參加說明會,並安排設計師與店家見面討論,深入了解店家的故事背景、販售物品後,媒合適合的店家實際進行招牌改造,最後選定8個街區,共52家店,於今日(4/28)記者會上展現今年首批完成大直市場9面招牌成果,包括臺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臺北市政府市場處專委温修煒、臺北市公有大直市場攤商自治會長黃祥金及設計師代表林韋達、聶永真都前來共襄盛舉。
當你在一間髒亂的房子裡放上一朵小花,自然會帶起你想要整理房間的慾望,一個影響一個,最後一朵小花將會為整間房間、甚至整座城市帶來煥然一新的效果,這就是設計的影響力。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推動的「小招牌製造所」計畫歷時2年,為不同的地區打造具有獨一無二特色的商家招牌,不僅讓設計應用在街角,更提供市民與設計師合作的機會,悄悄將改變的種子散佈,直到它萌芽開花,改變周邊商圈的景致、也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