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微電影:遇見設計,邂逅愛,黃昏記事簿篇

2016-10-13

老陳是銀髮志工.喜歡挑太太毛病,又愛跟太太不斷的鬥嘴,但某次銀髮族工作坊的機緣下,他最後終於表現出對太太深藏的愛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蒐集了城市裡大大小小的設計活動影像紀錄與資料:4場臺北設計城市展、762場以上設計論壇、7次國際設計參展、1285場跨領域設計工作坊、、800萬人次以上民眾參與、累積30萬人次以上設計師的參與、完成100面創意設計小招牌、約133座變電箱改造、5處橋墩改造、135座新式候車亭、1313組新垃圾桶設置 。我們用畫面、用圖表、用微電影,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努力。

第五支微電影,看銀髮族參與社會設計。

即將於10/14(五)上映,請密切關注 >>World Design Capital Taipei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粉專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微電影:遇見設計,邂逅愛,黃昏記事簿篇

導演的話

臺灣銀髮族的志工文化,真的讓我頗為感動。我的母親長期在孔廟和博物館擔任導覽志工,我的父親教授退休十幾年了,每年都有文化類的論文產出,也算文化志工吧!

實地參與設計志工的課程,感受到參與者的強烈熱情。講師們教學趣味橫陳,帶領各年齡層的志工,實際演練著「設計思考」的方法,熱切地討論如何讓臺北變更好。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主軸之一是「社會設計」,對許多人來說,這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所以我故意寫了一對不懂社會設計的銀髮族志工,讓他們帶領大家慢慢瞭解。

影片中有許多的工作坊,我們採取半紀錄的拍攝方式,基本上會讓活動真實地進行,再把劇情融入活動當中,部分活動也邀請真實的志工及講師參與拍攝。戲假情真,拍攝過程中時常真切地被這些人事物感動。像是5% Design Action為銀髮族舉辦的Lego Serious Play積木工作坊,讓過去只是在等待「生命終點」的年長者,說出對於「未來」的想法。這個活動看似童趣,但卻深藏著對人生的許多態度。而到過精忠里,一定會被里長悉心照顧的樹感動。這裡的後巷在居民積極維護下,成為都市中一個療癒的角落。這是社區的獨特氛圍,只要大家放棄計較,動手去做,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樂園,即便只是一個後巷。

在片中不斷吵架的銀髮族演員,實際上真的是一對夫妻,但真實生活中他們互相敬重,感情甜蜜,每場戲都一起構思怎樣才能吵到夠誇張又有趣。希望透過影片,能夠讓觀眾理解社會設計的理念,一起讓這個城市更美好,也讓他們用力吵的苦心沒白費了。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微電影:遇見設計,邂逅愛,黃昏記事簿篇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微電影:遇見設計,邂逅愛,黃昏記事簿篇

因為有愛,數以百計的設計活動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進行著。請大家敬請期待!

>>WDC微電影專區(陸續更新中)

更多其他活動影片

[TS_VCSC_Icon_Font icon=”ts-awesome-youtube” color=”#8224e3″]更多其他活動影片,請前往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WDC Taipei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