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正式啟動!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在市民見證下,正式於2015 WDC跨年設計活動啟動; 為期一年的世界設計之都WDC Taipei 2016計畫,將發揮臺北市的設計思考力,提倡都市發展。此外,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與瑞士雷達表合作,為臺北帶來正向改變!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正式啟動

市長蒞臨,盛大開幕

WDC正式開幕

2016跨年倒數
(2016年1月6日,臺灣臺北訊)在WDC跨年設計活動倒數迎接2016年的時刻,臺北市政府隆重宣佈,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 ®,WDC)正式開跑!為盛大慶祝計畫正式啟動,緊接在啟動儀式之後的是,空前絕後、精采創新的臺北101跨年煙火秀;而1/1開始,一連三天的「迎向設計曙光活動-2016臺北晨曦音樂會」也吸引了近六萬五千名臺北市民與外國旅客參與。活動亦包含了臺北8大藝文館所24小時不斷電開放參觀,更舉辦一系列特別活動,包括戶外行動藝廊、藝術電影徹夜馬拉松等。
獲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遴選為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臺北市將藉由這一年期間,向全世界展現臺北是一個不斷提升的城市(Adaptive City)。Icsid每兩年選出一個世界設計之都,以表揚該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發展面向的創新設計應用。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將提供臺北市民機會與管道,運用創新的「設計思考」能力解決社會問題,克服城市發展資源有限的挑戰與限制;協助市民追求持續的創新與改變,創造更良好的城市生活品質。
2015年10月獲選為Icsid理事的知名臺灣設計師陳禧冠定義出設計的本質,他認為:「設計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種工具。設計的運用並不僅限於美學或創新相關事業;設計思考是一種以解決方案為基礎的思維能力,可被廣泛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理事長Mugendi K. M’Rithaa在WDC跨年設計活動獻上祝福並表示:「身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臺北市可望以創意與創新城市領袖之姿,獲得更多國際能見度,並用以提升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品質。」
同時,他也對於臺北市在柯文哲市長的帶領下,實行邀請市民參與的計畫並成為其他城市模範的作為感到印象深刻。
針對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發展願景,臺北市長柯文哲期許,藉由發揮設計思考能力來帶動城市文化,最終將臺北市發展為一個不斷提升的城市;而城市的改變,也將鼓勵市民持續接受、擁抱日常生活中的改變。
此外,近期宣佈的合作夥伴鐘錶領導品牌瑞士雷達表也將參與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就其長期支持設計潛力新秀的經驗,啟動在地專案,提倡「設計促使正向改變」的概念。瑞士雷達表執行長Matthias Breschan表示:「身為鐘錶經典品牌,『設計』一直是我們專注發展的領域;很高興瑞士雷達表能成為WDC Taipei的合作夥伴,繼2014年與WDC開普敦的成功合作後,我們正計畫籌備第一屆『臺灣創星大賽』,支持年輕、有潛力的臺灣設計新秀!」
前幾屆的世界設計之都,例如2014年南非開普敦(Cape Town)、2012年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2010年韓國首爾(Seoul)、及2008年義大利杜林(Torino)都運用設計思考力提升市民生活型態,並強化該城市的國際能見度。舉例而言,透過WDC「漢江復興」都市工程計畫,首爾市成功創造17萬個工作機會,其全球競爭力排名也從第27名上升至第9名,而其品牌價值更是增加了900億韓圜(約7千萬美金)。首爾市政府推動WDC計畫的佳績,是臺北市政府很好的借鏡與參考對象。
截至目前,參與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相關活動的市民已超過370萬人次[1]。從此數字中即可發現,臺北市民樂意去發掘能夠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各種可能與機會。在2016年,許多社會設計實際案例將逐漸落實,包括邀請市民共同參與發想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宜居的解決方案。
在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計畫期間,臺北市政府將舉辦一系列國際性官方活動,將臺灣設計能量推上國際舞臺,包含國際設計晚宴、城市網路會議、國際設計政策論壇、國際設計大展,以及國際設計周論壇等。而在2016年12月的交接儀式上,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也將正式交棒給2018世界設計之都墨西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