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年|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計補助 】 110年的設計補助開跑囉! 如果你對城市美學、城市品牌設計有特別的想法,希望提升大眾對於設計工作者、團體的社會關懷,又或是想辦理各樣設計活動卻有經費問題的煩惱?別忘記到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申請設計補助,一起打造專屬臺北的設計之美! 申請時間:自110年1月1日起至110年3月31日止。 完整資訊請至官網查詢:https://reurl.cc/x0zMee

從2012年開始,臺北市文化局開始了一系列「臺北街角遇見設計」,透過設計師、藝術家那柔軟細膩並極富巧思的心,為人們習以為常的城市風景打出一盞盞滿是趣味想像的燈,讓人們能發現隱藏在市街巷弄裡的美好。 這回,多元風格的藝術家們來到了萬華,要以幽默的作品,讓「臺北笑一下Chill Tāi-Pak」。無論你是文青系、網紅派或親子派等等,都能在這裡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幽默角落。

每天,我們都走同一條路上班、上學、接送小孩、逛街買菜,平實而努力的臺北市民為了生活不停打轉,街上的風景常常無暇細看。但你知道嗎,那些看似熟悉的街角,也可能有著可愛有趣的小事物──「2020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 臺北笑一下Chill Tāi-Pak」集結多位藝術家的巧思,以富含歷史記憶與當代野性的「艋舺」(中萬華)和「加蚋仔」(南萬華)為基地,設計出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作品,無論是白天或是晚上、寫實或是抽象、西方童話或者東方吉慶風格,都已好好藏身在街角,等待大家前去探索!

2016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接管「龍山文創基地」,由於地段坐擁捷運龍山寺站交通之便,四周還接壤了清乾隆時期龍山寺、咸豐年間青山宮、剝皮寮歷史街區、新富町文化市場以及青草巷等新舊文化場域,讓這個以扶植在地文創為主軸的「龍山文創基地」,有著絕佳發展潛勢。 經歷了三年胼手胝足的草創期後,龍山文創也因古蹟輻輳、藝文薈萃的獨特性以及文化局積極與在地資源合作下,現已蛻變為一處鑄鎔古今風華的城市空間,並引入包含本土漫畫、街頭藝術、玩具公仔、電影、傳統戲曲和文化等多元類型的文創團隊在此耕耘。

你是否認識這樣的人?他們總是看似淡定, 甚至讓人覺得有點神秘;他們深思熟慮,比起閒話家常更喜歡深入的對談;他們遠離人群, 比起和同事們聚餐,更享受一人獨處的時候,安靜的空間對他們來說就像氧氣一樣重要。 創作者董致均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和同儕有些不同,有時會成為他人眼裡的不合群,就算身處人群之中,還是想保有獨立不被打擾的空間,若長時間處在「無法自在呼吸」的狀態,就會顯得焦躁易怒。直到他看到 TED 的演講(Susan Cain:內向者的力量),長期糾結的苦楚終於找到出口,這才明白其實自己並不孤獨!

「我不想成為大人眼中的乖孩子。」Jimmy Lee 告訴我們。 不愛唸書的他,又比同年齡的小孩更早知道自己的喜好,深感格格不入卻又不甘成為端坐在方正教室裡中的木頭人。「所以我想找到容身之處,證明自己。」 在不被允許「不一樣」的環境中長大,Jimmy 遭到同儕排擠、師長笑話,父母更是不理解他想踏入藝術領域的決定;周遭那些小看他的眼光沒有打敗他,卻成了他不願意妥協的力量。

從孩童時期長成大人的過程,經過無數的叨叨擾擾、兜兜轉轉,度過幾次懸崖勒馬、遇見幾次燈火闌珊;人生路上的每一步,我們不是重重踩下,就是輕巧踏過。而每一回的經歷,除了成為淬煉自己的養分之外,也成了天地間的故事來源。 「也許會 有一天 世界真的有終點 也要和你舉起回憶釀的甜 和你再乾一杯」這是五月天〈乾杯〉裡的歌詞,說得是人生、談的是友誼、講的同是緣分,而這本匯集許多人共同記憶的插畫故事詩集《一期一繪:詩物語》,蒐集了那人間的喜怒與哀樂,化作為頁頁篇章,乘載著我們幸福的日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