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臺北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大展中,活的展所在的場域位於松菸文創園區的北向製菸廠,狹長的空間當中並無隔間,分布著許多的樑柱。在這樣特別的環境裡,策展的都市酵母團隊嘗試保留原始的建築樣貌,再融入臺北城市發展的語彙,象徵不同的議題如何在臺北裡發生。而團隊也於展後分享了訪談影片,希望整座城市的多元議題可以持續地被人們關注。

如果要思考國家競爭力、創新及設計產值,與台灣相似性高的歐陸國家荷蘭一定為標的物。因為土地大小及人口數相似,面臨鄰近強國包圍也是相同的處境,且未來皆有相當大的可能性將面臨因缺乏天然資源,需以智能開發及設計創新來發展。荷蘭設計風格為何?荷蘭設計重視概念及想法、諷刺又幽默、勇於嘗試及具自由表現型式。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大展展期進入倒數,開展至今兩週,已吸引近60萬人次參觀,其中還包括不少關心設計發展的產官學各界人士。前文化部長、也曾任臺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就特地抽空前來看展,用行動支持設計,她自己長期關心臺灣設計產業發展,對於文化與設計的關係也做了巧妙的詮釋。

以色列與臺灣同處在板塊活動頻繁的地區,深深了解地震對臺灣帶來傷害及困擾,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特別與設計之都合作,於台灣設計師週舉辦特展。記者會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佩霓及以色列駐臺代表游亞旭(Asher Yarden),分享交流兩個身處不同時空背景,卻有相似狀況的城市,面對同樣的災害困境,是如何以不同的設計思考角度將難題迎刃而解,防範於未然,共同為更好的未來努力!展期至10月2日止,歡迎民眾把握最後一週的參觀時間!

9月2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開幕的2016台灣設計師週,由策劃團隊「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在10周年慶推出13項展覽與活動、包含展覽、設計論壇、工作坊等,匯集超過200位台灣與國際設計師響應。10天的展期是了解設計趨勢與脈動的最佳時機,也是能輕鬆和設計師分享概念與創意的難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