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設計,能促進一座城市進步,而如何設計一個適合居住,又能求新求變的臺北?臺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說:「讓對話,成為設計的核心」。臺北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在不斷成長蛻變的過程中,承載了大量變革的血液,也孕育出多元的混血創意,如何讓臺北擁有持續創新的能量,鍾永豐認為,公民的對話與互動,將為臺北城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走入臺北市文化局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與女人迷合辦「大女子房間」展覽,其中一間鮮明黒色的小屋由工業設計師Gina(徐景亭)一手打造,長餐桌擺放著由脊椎骨、頭蓋骨、實驗室量杯等意象轉換設計而成的家居杯盤,在Gina充滿感性的設計想像下,原本令人感到恐懼的元素在轉換觀看角度之後,也能透出充滿生活感的自在溫度。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為亞洲首次以設計政策為主題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首日(10/15)主題探討設計公共政策及設計社會影響,邀歷屆設計之都城市與全球知名設計組織代表開講,分享用設計改造城市的經驗。今日(10/16)進入第二天議程,上午場以「設計未來生活」為主題,邀請行政院新任數位政委唐鳳、臺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紐西蘭的線上政策討論與投票平台Loomio代表Cally O’Neill、德國開放知識基金會主持人Julia Kloiber、airbnb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Mike Orgill等專家同場交流,分享數位科技對產業及民眾生活的影響。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10月活動超精彩,繼國際設計大展盛大開展後,亞洲首次以設計政策為主題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也在今明兩日登場,強大的國內外講師陣容與多元講題,吸引上千名聽眾共襄盛舉。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臺北也正面臨著發展的挑戰,因此論壇主題訂為「設計翻轉!用設計改變臺北」,分別從「設計公共政策」、「設計社會影響」、「設計未來生活」和「設計永續城市」4大議題切入,邀請國內外設計界產官學專家分享自己所在城市的經驗,提供臺北做為參考,同時也藉由此交流平臺,與社會大眾廣泛而深入探討相關問題。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即將在10月進入活動高峰期,接連舉辦「2016臺北國際設計大展」、「城市網絡會議」、「國際設計政策論壇」及「國際設計週論壇」4大活動,場場精彩。即將在10月15至16日登場的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特別邀請國內外設計、政策、科技、建築、人文等領域的20位頂尖專家,包括來自芬蘭赫爾辛基、美國創新設計公司IDEO.org及Continuum、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日本最大綜合性設計公司GK 集團等都將齊聚臺北,分享他們如何用設計翻轉城市,活動免費參加千萬不要錯過,即日起開放報名1200個座位額滿為止,詳情請上http://topic.cw.com.tw/forum/2016WDC/。

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簡稱Icsid)自2007年起,訂定每一年的6月29日爲世界工業設計日(World Industrial Design Day ,簡稱WIDD)。藉由舉辦世界工業設計日,強調工業設計在民眾生活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號召全球各國響應,期許世界各地的工業設計秉持最終目的-為改善世界盡一份心力。我們也為大家整理了各活動的實況,讓大家一起回顧臺北在設計的精采時刻!